在模擬海底管線落石的流-固耦合過程中,采用了基于擴展多面體的DEM-SPH耦合方法。落石、海底管線用擴展多面體模擬,海水用SPH粒子模擬。在碎石下落過程中,管道上部水體被碎石排開,落石的速度減慢。在接觸到管道時,碎石由于管道和水體的共同作用,向兩側散開。最終落石分布于管道的兩側底面,水體表面趨于平靜。
隨著油氣開采技術向著深水化、大型化、智能化、集約化及清潔化的不斷發展,海上移動平臺作業過程中將面臨越來越多的風險,尤其是在結構安全、人身安全、海洋污染等方面正面對著愈發嚴峻的挑戰。我們與中國船級社合作開發了海上固定設施管理信息系統,本系統支持SACS模型初始化管理業務、監測任務及檢測數據管理業務、歷次檢測數據查詢管理業務、SACS模型改造管理業務。為平臺找出安全隱患,提出合理建議。
隨著我國高鐵事業不斷發展,高鐵中普遍采用的無砟道床和長期以來鐵道工程中采用的有砟道床存在連接不平穩問題。為此,開發高效的隨機顆粒填充算法,可快速生成不同尺度的有砟道床;同時采用有限元計算無砟道床的變形和振動。因此可采用有限元-離散元耦合算法分析鐵路道床沉降性能,為我國鐵道事業的建設提供重要的分析手段。
紅沿河核電廠自并網發電以來,連續遭遇水母問題,對機組的冷源供水造成不利影響,影響電廠的安全運行性和可靠性。為了確保攔網的正常工作,本系統利用三維立體化仿真模型模擬核電站進水口防護設施,仿真潮汐、波浪及浮游生物的實時狀態,并且系統提供預防、預警系統,為冷卻系統安全提供保障。
為中國船級社(CCS)和大連理工大學開發的的船舶結構冰荷載高級分析專用軟件。軟件基于海冰離散元的數值計算方法,可對多種冰區操作模式下的船舶冰壓力和冰阻力進行分析。采用三維可視化技術將冰阻力時程、冰壓力云圖、航行狀態等同步顯示。同時基于GPU并行的高性能計算技術,為不同類型船舶結構的冰荷載分析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長河,也是我們的“母親河”,但長久以來黃河每逢冬季凌汛期都會給居民和科研人員造成極大苦惱,我們與黃河水利委員會合作開發了黃河流凌監測系統,系統利用圖像采集設備遠程監測黃河現場,并采集其圖像數據,通過圖像分析算法分析冰凌密集度、尺寸以及流速等重要觀測信息,并依據分析數據在的開河期間與封河期間,為科研人員防汛工作提供重要判斷依據。
本項目以肌肉掃描數據為基礎,實現對肌肉面積進行識別,我們利用Microsoft Visual C++進行編程,采用opencv進行圖像處理,對肌肉的掃描數據進行分析、調查研究圖像識別算法,識別的圖像通過目視觀察大致匹配大腿骨的檢測位置。最終在linux下形成so庫文件。
對于海冰與螺旋槳的切削作用過程,采用具有粘結-破碎性能的球體離散單元和六面體實體單元有限元耦合模型模擬了螺旋槳切削海冰破碎現象。采用了inside-outside搜索算法解決球體離散單元與六面體實體單元的搜索判斷問題,采用顯式積分方法求解結構的有限元動力方程,獲得不同時刻內的螺旋槳槳葉冰壓力和Mises應力分布。
對船基海冰視頻圖像進行識別,實時提取出海冰參數,以得到海冰密集度、冰厚、冰塊尺寸等海冰要素信息。通過冰載荷測點的應力信息,以及結合有限元方法建立實船結構冰載荷反演影響系數矩陣,反演出當前的冰載荷大小。綜合考慮實際冰情、船舶航行狀態以及反演的冰載荷情況,給出船舶在航速、航線、破冰方式等輔助決策建議,從而降低海冰對船體結構的威脅,保障船舶冰區航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季節性寒區水域,每年冬季前后都會伴隨著冰期的出現,對海冰、河冰的實時、準確的監測是保障人民生產生活的重要舉措。在Ice Vision共包含圖像分析,圖像比對、視頻分析及實時監測四個子系統,Ice Vision監測分析系統通過對冰層特征的識別,分析冰層的結構,獲得冰層的密集度、尺寸以及移動速度等各項信息,為科學考察及相關監測提供技術上的依據和較為直觀的評判途徑。
針對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器,建立四腿著陸器結構的有限元模型。通過有限元-離散元耦合算法分析月壤厚度對沖擊力的影響。算法采用了基于GPU的高性能并行計算,可對大尺度的月壤顆粒進行高效分析。計算結果表明該耦合算法可有效分析月表坡度及著陸姿態對著陸過程的影響。
在港口和沿海岸處,消波塊護坡來防止結構損壞。采用多個擴展多面體單元粘結構成一個消波塊體,隨機將多個消波塊排列在斜面上,同時用造波板模擬波浪的形成。波浪在消波塊的作用下產生了明顯的消減,降低了直接沖擊斜坡造成的沖擊力。最終波浪在消波塊作用下破碎并回流,對斜坡起到了保護作用。
采用擴展離散單元模擬船舶在碎冰區航行時,由于在航行過程中只有船體外殼與海冰發生接觸,因此只將船體外殼三角離散化作為剛體單元模型。對碎冰區采用Voronoi切割算法生成隨機分布的冰塊。船體采用給定的速度在冰區中航行??梢园l現,碎冰與船體結構發生碰撞作用,船體在碎冰區中留下明顯的航道。
采用擴展多面體單元模擬冰區船舶在平整冰區中的前后編隊航行。通過Voronoi切割算法生成具有隨機分布特性的計算單元,并通過考慮損傷的粘結-破碎模型構建冰塊之間的耦合作用從而形成平整冰區。模擬結果表明,由于前船破冰形成帶有碎冰的開闊水道,可明顯降低后船在平整冰區冰阻力,提高冰區船舶的航行效率。
大型核動力浮式平臺可采用單點系泊系統進行約束,在冰區作業時還需考慮復雜冰況下的冰載荷,并有效評估海冰對平臺動力定位的影響。在基于GPU并行的高性能海冰離散元方法中,開發離散元的局部計算域算法,針對平臺附近區域進行重點分析并計算結構的冰載荷時程曲線,從而為冰區核動力平臺的冰載荷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手段。
采用超二次曲面方程構造非球形單元,并通過牛頓迭代算法精確計算單元間的重疊量。超二次曲面方程是一種數學意義上描述非球形顆粒的普遍方法,據稱自然界中80%的顆粒形狀可由超二次曲面方法構造?;诔吻娴碾x散元方法可模擬旋轉圓筒內的混合行為、漏斗中的流動過程、山體崩塌、物料運輸等多種工程情況。
締造科技為某公司提供了一種基于體繪制技術的三維數據場可視化系統。該系統利用光線投射(Ray-casting),拋雪球(Splatting),錯切-變形(Shear-warp),基于紋理的體繪制(TextureBase)等方法,采用GPU加速技術,實現了數據場的高效、實時渲染。
對于極地航行船舶,由于船舶和冰之間的碰撞,通常會導致嚴重的結構破壞甚至沉沒。為了保證船舶結構安全,我們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并開發了冰荷載實時計算反演系統,系統通過船體局部結構優化布放傳感器可以測量冰載荷作用下的結構響應如位移和應變等因此,通過一種間接的方法得到動態冰載荷信息(包括載荷的類型、大小及位置)進而對結構進行安全監測。
讀取指定格式文件、固定格式的聲吶數據,按照指定的數據形式存儲到容器中,并對讀入數據進行插值計算,通過信號模擬器對計算后的數據,通過D3D技術以3維的形式進行顯示。
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使得信息安全嚴重受到了威脅,從而使得對其的重視程度也得到極大提升。信息安全中最重要的就是對身份的識別,在當下社會中保護信息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臉信息的識別系統,就是掃描人臉通過幾何結構、子空間局部特征以及深度學習等方法加以提取然后進行識別,從而使信息更加安全。